11月27日下午,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学校部副部长李骥、学校部干部李天国等一行来我院调研团学工作。我院副院长文学国、王兵以及研究生工作处处长王泳军、团委书记韩育哲陪同团中央代表团,参观了良乡新校园。
下午三时整,傅振邦、李骥、李天国与我院30位研究生代表亲切座谈。座谈会由文学国主持,王兵和王泳军全程参会。会议伊始,由研究生院团委书记韩育哲汇报近期团学工作。她指出,近年来,院团委不但对内延伸工作手臂、创新工作载体,对外更是着力加强与团中央、北京团市委和房山团区委以及驻高教园区各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团中央学校部的支持下,于去年年底开始参加的北京市十五所重点高校团委书记例会这一互相学习、交流的高端平台,对我院团学工作的提升大有裨益。韩育哲随后用PPT展示了我院的各类活动、取得的荣誉以及未来我院团学工作计划。团中央代表团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并不时就汇报提问,询问我院在校生人数与结构,团委、研究生会的组织架构,以及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等。
随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讲话。他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我院团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像国情调研一类能够体现我院特色、发挥我院优势的项目给予了特别褒奖,并强调了学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我院优秀校友,傅振邦表达了重回母校的亲切感受,他表示在研究生院的博士生活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所改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收获。继而,他强调“中国梦·青年梦”,并对社科学子提出三点希冀。第一,要把握社科人才的时代机遇和机缘。人的成才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第四个三十年,也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程,就是社科人才的时代大背景。应当抓住机遇,自觉地将个人专业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并将自己的梦想融合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第二,青年人文社科人才要具备“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国家的发展需要有思想性、批判性的理论引领和支撑,作为社科学子,应注重将西方先进的理论文化融合在中国背景和时政的框架下阐释发展问题,为建立与综合国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文社科理论体系而努力奋斗。第三,青年人要把握创新、创业、创优的时代主旋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支撑。青年人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具体实践找到人生坐标,大胆做事,创造性地服务社会。对我院团委的工作,他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团委应继续立足于本院实际,结合全团的重点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求“精”、求“尖”、求“特”,贴近中心大局,贴近同学需求,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争创一流。
最后,部分学生代表就学业、工作等广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与团中央代表团进行了交流。团中央代表团希望我院能再接再厉,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力度,把优秀的经验推广开,同时也要继续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中央共青团学校工作的重要指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贯穿在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活动当中,促进学生提升素质、全面发展。
座谈会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结束,文学国代表师生邀请傅振邦常回家看看,并对在座的同学们语重心长地讲:“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正如振邦书记所期望的那样,青年人只有立志高远并注重实践,才能获得大智慧,才能融入大格局,才能创造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