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介绍:
Goerild Heggelund(何秀珍),现任挪威弗里德佐夫南森研究所(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研究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环境、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行动者作用、管理机构和制度有长期深入的研究。2009-2014年,曾担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国际顾问和专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办事处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气候变化小组组长等职务。
2022年6月3日下午,应用经济学院卓越讲堂第六讲《China’s changing role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开讲。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洪波教授主持,由挪威弗里德佐夫南森研究所(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的Goerild Heggelund(何秀珍)教授作为主讲人,以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为切入点,分别从汞排放、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塑料污染4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并在问答环节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受到疫情影响,此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办,应用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等多个院系的老师和本硕博学生参加,反响热烈。
陈洪波教授首先对何秀珍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其中也离不开包括何秀珍教授在内的外国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他从2004年认识何教授以来,目睹了何教授和其他专家为推动中欧、中挪合作以及促进中国气候变化变化和环境保护政策改进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何教授继续为中欧、中挪气候变化与环境领域高等教育合作做出努力。
Goerild Heggelund(何秀珍)教授首先介绍了一系列环境治理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她指出,过去30多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足迹也日趋明显,由美国和欧盟为主导的全球环境治理格局正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已经从全球环境治理的“旁观者”角色逐渐转变为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何秀珍教授分别从汞排放、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塑料工业4个领域对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最新动态做了介绍。对于汞排放来说,中国作为汞排放的大国,是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首批签约国之一。同时,我国在过去十年中积极探索全球汞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汞排放领域拥有领先的科研技术和完备的研究团队,并积极推动无汞低汞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汞污染减排及用汞产品替代,对于全球汞污染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其次,何秀珍教授从生物多样性领域介绍了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一系列举措。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过去十余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对于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中国政府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从国际上来看,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角色由此前的参与者,逐渐转换为了领导者: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积极实现多边主义,大力推动国际合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后,何秀珍教授介绍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她指出,在过去30年中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各项指标也都随之升高。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例,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90年的3.7倍。从能源结构上看,中国58%的煤炭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高位(2019年数据)。对此,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做出调整。国内来看,中国于2020年正式提出“3060”双碳目标,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决策者也都积极响应,促进目标的实现;国际上看,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发布了一份联合宣言,同意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采取更多措施减少碳排放,并成立工作小组,实现两国气候合作的机制化,加强气候合作,捍卫《巴黎协定》的成果,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最后,何秀珍教授介绍了塑料污染治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最新进展及中国在该领域的举措。目前来看,对于塑料排放的治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2022年3月,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领导、环境部部长及其他部门代表在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UNEA-5.2)上通过了一项里程碑式决议。决议确定将在2024年前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旨在终结塑料污染,涉及到生产、设计和处置等塑料的全生命周期,减少全球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环境)中塑料的泄露和污染。一旦签署,该协议将是自《巴黎协定》以来最重要的国际多边环境协议。中国在塑料污染治理领域已经积极开展行动,在出台相关国内法律的同时,参与促成在巴塞尔公约现有机制下加强塑料废物越境转移管控,推动缔约方大会通过巴塞尔公约塑料废物修正案,提高塑料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水平。
何秀珍教授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线上交流互动。同学们围绕讲座主题踊跃提问,何秀珍教授生动细致地解答了大家的提问,听众很受启发。
陈洪波教授在讲座总结中,再次对何秀珍教授精彩演讲表示了感谢,并邀请何秀珍教授疫情过后再次来到社科大进行现场交流。本次讲座在参会师生间引起良好反馈,参会师生对何教授的学术贡献和精彩讲解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今后开展更多高水平学术活动。